“公益性”是近年来中国医改的关键词——尤其是对公立医院而言。接下来,以取消“以药补医”为核心的公立医院改革开始试点,目的是体现公立医院的“公益性”。
但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院长(以下简称“浙医二院”)王建安看来,公立医院的内涵,远远不是“公益性”三个字。近日,在“海峡两岸医院院长论坛2013”上,院长王建安分享了他对公立医院定位的理解。
管理重在品质和细节
王建安告诉记者,建设最优秀的中国大型公立医院应该体现:价值观、品质与细节、学科引领、数字化、卓越绩效、培养后备领导以及辐射能力。
“对于一个大型公立医院来讲,服务的品质和细节很重要,不仅包括员工的言行举止和着装,还包括技术、服务数量以及质量,也包括以及设备设施、环境等硬件。”
记者了解到,浙医二院在细节方面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比如对高危药品,医院把形态相似的药品分开摆放,并贴好标签,这些细节都跟生命相关。再如患者身份,是姓名加“唯一号”。一个病人到浙医二院看病,无论多少次就只这一个号码,便于个性化管理;医院的胃镜中心,可以追溯镜子的“身份证”。某个病人用哪一款胃镜、发生任何感染,都可以追溯。
此外,浙医二院后勤考核从5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提升到6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加了“安全”一项。“现在还推出了7S、8S,这些都是医院在管理上追求品质和细节的体现,我们也还在不断地改进。”
学科建设要靠一流平台
“学科引领非常重要,医院为此制定了卓越医疗计划。医院不可能所有专科都很强,但要有特色的专科、特色的学科。”这是王建安对重点学科建设方面的思考。
王建安认为:“代表特色学科技术的必须有先进性,有量的规模,有质的权威,有服务的口碑。规模做得很大,死亡率很高,不行;自己感觉到挺好,但老百姓没有什么感觉,说明你还没有形成口碑,也不行。医院专科要在一定范围内,在国内,甚至在全世界有所影响。”
记者了解到,尽管医院所在地寸土寸金,但是为了创造一流的学术支撑平台。浙医二院还是拿出了一块很大的地做研究基地,包括基础研究场地、GMP实验室、大动物实验基地、生物统计研究室等。
大医院的全球化姿态
在全球化的今天,浙医二院的着眼点也逐渐转变为医院全球化。王建安认为,大型公立医院一定要融入世界,“成为全球化医疗的领导者,这个‘野心’虽然大了点,却是我们进步的推动力。”为此,浙医二院推出了“瞄准一流、远程嫁接、难病共治、项目共研、学科共建、联合培训、人才共享和资源互补”的全球化方案。所谓瞄准一流,就是瞄准世界最好的,可以逐步实现,远程嫁接,达到国际合作的目的。
记者了解到,浙医二院与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下简称U-CLA)合作,建立了国家三大区域病理会诊中心,与UCLA合作以来,浙医二院到UCLA进修达到30人,远程病例讨论80余例,会诊量达到千余例。
“我们还加入了全球化世界医疗服务体系,接收国际病人,购买国际保险的病人可以到我们这里来看病。优秀的医院一定是全球化的。说不定哪一天,中国的标准被全世界认为是世界标准,这是个过程。”王建安表示。
(摘自《医药经济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