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干了件大事,圆了一个梦,去了趟三江源,一直走到长江源。长江是中国的母亲河。我们在现实中和影像资料上看到的这条河,都是汹涌澎湃、浩浩荡荡、雍容长远,我们会想当然地认为,长江这样的大江大河天然就是这样。像李白写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从出发的那一刻就是宽阔雄壮的。
因为要写长江,就寻了个机会跟长江科考队沿着长江逆流而上,一直走到了长江源。大家知道,长江西源在格拉丹东雪峰,海拔6400米。我爬到了5500米,在冰川上看到了冰川融水,滴答,滴答,一滴水一滴水往下滴。浩浩荡荡的长江,就是这样一滴水,又一滴水,无数滴水,一个滴答,又一个滴答,无数个滴答。几百年,几千年,几万年,几百万年默默无闻地滴下来,滴水成流,最终积细流而成江河。
这特别像读书。我们读书其实也是这样,一本书,每一行每一个字,一点一点念,最后念出了很多书,念出了一个有知识的人,有文化的人,有情趣的人,有格调的人,有格局的人,变成一个学富五车的人,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人。
这种积累,不仅仅是我阅读的一个感受,我写作的感受其实也是这样,一个作家的作品也是一个字一个字,一句话一句话累积出来的,《北上》写了4年,《耶路撒冷》写了6年,也就是10年间,我就干这两件事,写了两本书。
所以我说从滴水到长河这个感觉,既是我阅读的一个感觉,也是我写作的一个感觉,同时也是我对人生的一个描述。我们每个人在往前走,都是一步一步在走,从小走到我们今天这个样子。我们继续往前走,走完一生,就像一条河,从滴水到最后的一个浩荡的长河一样。
我想跟大家聊一个话题,我们花了那么多的时间去读书,目的是什么?真的仅仅是为了长知识吗?我觉得不是,重要的是开阔我们的视野,尤其是开阔我们的精神视野,去滋养我们的人生,去增益我们的智慧。
阅读,其实最后我们要实现的目的不仅仅是知识,而是内在精神视野的一个开阔,让我们变成一个有弹性的人,一个善良的人,一个美好的人,一个有格局、有格调、有情趣的能与人为善的人。我觉得这个才是我们读书的真正目的,让我们的人生变得圆满,变得湿润,变得有弹性。
大家可能都进过中药店。坐堂医生后面有一大片小格子,这个格子里面是杜仲,那个是当归,那个是黄芪,那个是连翘……每一本书就是一个小格子。有的人读书可能读了一辈子,每一本书他永远就是一个小格子,每一本书都是独立的,不能形成他整个内在精神视野的一部分。但是对于一个老中医来说,所有的格子是一个格子,所有的药是一味药,一看到你有什么病,他脑子里迅速地会把各种药往一块儿排列组合,给你一个方子,这个方子是能治病的。好的中医是在一瞬间,他就会把所有的药变成一味药。
读书人读到最后,他也应该有这个能力,我们读到了一本又一本书,无数本书,在一瞬间他可以变成一本书。同时,他拿到一本书的时候,在脑子里面立刻可以将其变成无数本书,所以好的读书就是这样,只有读到了这个程度,书才能变成你真正的精神动力,才能让我们的智慧得到提升。
如今在我们的日常阅读中,可能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很多书最后写什么你全忘了,但是它给你留下了另外一个方面的影响,我恰恰觉得这是最有意义的阅读,而不是说读了一本书我就记住了。所以很多人就说:读这本书到底有什么用?读完了所有的知识点全忘了,每一个典故都不记得,那读还有什么用?我说没事!如果是读完了有这种效果,恰恰是读书的最好效果。
如果你读完了所有的东西都记得,我觉得那可能舍弃了更重要的东西。我想每一个作家包括我个人,特别喜欢听到的读者反应是,这本书给我的感觉特别好,而不是说这本书又提供了什么偏僻的知识,或者是告诉我一个什么道理。我一点都不希望我的作品能给大家一个非常明确的道理,或者是一个知识。而恰恰希望大家在读过这本书的时候,感受到:这本书很好,让我感觉到如何如何。我希望有这种模糊的说法,因为这种模糊的说法其实突破了实实在在的具体的那种条分缕析的东西。它已经慢慢地内在于我们的感觉,内在于我们的知觉,成为我们精神世界的一部分。
蒲松龄是淄博人。我最初读《聊斋志异》,最初看到的是一个个好玩的故事,这些故事看似简单,但能给人以启发。再往后读,我看到的是蒲松龄小说里面的一些细节,它的写作技巧,它的语言。我觉得《聊斋志异》是中国传统文学里面最好的语言之一,最好的文学语言之一。所以我抄了里面很多句子,希望能把《聊斋志异》的一些叙事资源、《聊斋志异》的一些技法运用到写作里面。
我在阅读的时候发现一个问题。大家可能很多人都读过拉美的作家胡安·鲁尔福,他有一篇小说叫《佩德罗·巴拉莫》。在世界文学里面,这种突破阴阳两界的写法在之前我们很难看到,加西亚·马尔克斯从中受到启发,写出了《百年孤独》。但是这个在蒲松龄这里比胡安·鲁尔福早了300多年就出现了,而且把阴阳两界自由穿梭的写法做得非常好,我觉得比胡安·鲁尔福还要好。比如说《考城隍》《画壁》等,他用非常简短的篇幅,让一个人在阴阳两界,在虚实之间自由穿梭。我觉得就在今天,一个当代的小说家,你想写得这么自如,难度都是极大的。
我在读的时候就在想,蒲松龄他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后来我就发现,他的伟大是建立在民间智慧的基础上的。因为民间有无数无名的创作者,已经替他解决了很多的技术问题,又以他自身的那种高超的文学素养和技巧,把已经解决的问题转化为文字以后,你会觉得,《聊斋志异》是真好,没有任何杂质的东西。
了解蒲松龄,你会发现蒲松龄跟江苏之间的关系。顾青霞是淄博人孙蕙的小妾。当时孙蕙是一个进士,在宝应做知县。因为蒲松龄特别穷,要出去挣钱,就骑着小毛驴来到宝应,他见到了顾青霞就很喜欢她。顾青霞是一个能歌善舞,既漂亮又有才华的女孩,大概十五六岁。但她是孙蕙的妾室,蒲松龄不能娶她。在宝应待了一年多的时间,蒲松龄就回到了淄博老家。但是他对顾青霞的思念一直没有断绝,所以我们后来看到的很多故事,比如说聂小倩、林四娘等女性形象,很大程度上都是源于顾青霞。也就是说,如果没有他这一趟宝应之行,可能我们今天都不会看到这些非常美好的爱情故事,甚至都不会看到《聊斋志异》。有一种说法,说蒲松龄最早写鬼故事是19岁,也有一种说法是22岁。但学术界更认可的是,他是从宝应回来以后,30岁左右开始写的。因为有两件事对他刺激特别大,一个是跟顾青霞的关系,这种柏拉图式的爱情;还有一个是他从宝应回淄博的路上,听到了一位名叫陈锡九的人和妻子周氏之间的故事,是《聊斋志异》里面非常动人的爱情故事。这两件事对蒲松龄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回来以后,他开始断断续续地在写《聊斋志异》。到了40岁的时候,大概把第一卷给写完了。所以你会发现,读一本书,深入阅读以后,带来的不仅仅是书本身的东西,它连接了很多东西,到最后所有的书连成了一片。阅读本身成为一个原点,能把周围所有相关的东西全部带出来。所以我在读《聊斋志异》的时候,一开始我完全是抱着就事论事的想法,但读着读着,发现相关的那些东西全出来了。而且最重要的,甚至都不是文学作品本身,而是文学作品背后的一些东西。所以曹雪芹在《红楼梦》里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阅读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一点点地作用于我们内心。
知识是外挂的,要内化为拓展我们精神视野和格局的营养和动力才行。否则,一个知识宽广的人,也可能是一个心胸狭隘者。很多人都是知书但不达理,所有的道理他都懂,但是他没有用这些道理来优化升级自己的内心,反而坏事做尽。读书就要不断优化升级我们的内心,这个最重要。
当下作家、学者、研究者都说我们有着源远流长的文脉。从《诗经》《史记》《红楼梦》《聊斋志异》一直到现在。我们每个人都在这个文脉里,我们应该把我们的作品写好。但每个人说到魔幻现实主义,说的是胡安·鲁尔福、加西亚·马尔克斯,而不说志怪小说。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是因为我们当下的写作跟传统之间的关系,那个传统我们没有拿过来,我们变成了数典忘祖的人。在将来,《聊斋志异》会越来越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当这个世界越来越趋同的时候,AI时兴的当下,我们要不被别人取代的重要的价值所在是什么?就是去同质化,保证差异性。
那么,这个差异性的东西来自哪里?这种差异性源自我们的文化,它是中国人独有的,就像我们的胃一样。当中国人走出国门,首先要代表的是我们的文化。若你能像胃一样与他人区分开来,那你就算做到了。中国人之所以有中国人的特质,源自祖先的传承。正如科学家所说,我们共同的文化基因,源自格拉丹东雪峰上滴落的一滴水。从源头流下来,穿过沱沱河、通天河、金沙江,即《诗经》、陶渊明、曹雪芹……整个长江奔涌的过程就是我们的文学历程。在通天河畔,朋友问我在哪里,我回答:“我在魏晋,在中国文学的魏晋时期。”这便是我们的位置。
其实,就阅读来说,我们读到的每一个知识,每一个故事,都是一个工具。我们通过这样的工具,去扩展我们的精神世界,去丰富我们的内心。美国一个研究中国历史的专家叫史景迁,写过一本《王氏之死》。这本书很薄,很有意思。它围绕清代山东郯城一个王姓老太太的死亡事件,根据郯城地方志,还有《聊斋》里面的一些内容来研究当时的历史。
我觉得这本书特别有意思。这就是我们在读书的时候,你看它变成了什么?从书的表面,进入它的后台,不仅仅是《聊斋》里面呈现出来的具体信息,而是它背后可能带出来的当时历史的一个语境,就是通过这些回到历史现场。阅读就像从一个点开始,一点一点地积累,然后积累到最后变成一条长河。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我们可能会觉得是不是这条长河都是在这个过程中积累的,每一滴水都是我们读的书,其实也不是这样。如果大家有兴趣去看长江,看看其他的河流。我们书读好了,就跟河流一样。主干是从哪个源头来的?在流动的过程中,不断地把其他一些细流给收纳进来,所以你会看到长江有很多条支流,这些支流并不是都从三江源来的,可能从其他地方来的。因为它最强壮,所以不断地把周围的一些细流给纳入进来。我们阅读其实也是这样,有些书我们读了产生了巨大作用,有些书没读,但其实我们也能从中得到一些营养。因为像河流一样,它不断地容纳。
所谓海纳百川,所谓万水归流,读书的时候,会出现这样一个情况。那么这种情况要建立在什么基础上?有一次跟张炜老师聊天,好像是在土耳其。他说,咱们山东的作家都很勤奋,尤其年轻作家,都特别勤奋。但是,有些作家就是捅不破那层纸,写得会有点儿旧,有点土,这也限制了他们写作的提升。我很赞同,我认识的很多作家朋友的确特别勤奋,读书读得非常多,但阅读的营养就是没法很好地转化进写作里。我说,可能是没有读开。当时张炜老师说,对,就这一个字,什么都要“开”。
就是我刚才讲的,一个一个小格子。你读完了一个格子还是一个格子?如果你读完了以后,所有的格子是一个格子的时候,就是我们所说的融会贯通。读到这个时候,那么你就读开了。
一本书是无数本书,无数本书是一本书,你在想一个东西的时候,脑子立马出现一大片的东西。
阅读,能够滋养我们的人生,是把我们变成另外一个人的最简洁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如果说阅读真的有什么方法的话,那就只有一种方法:就是读得越多越好。当然这个读最后还是要转化为人生的,转化为生命的,转化为内在精神的一部分。所以我一直说,阅读是一个系统工程,就像水滴与河流的关系是一样的。
(2024年4月21日于淄博市读书节大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