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的重量

栏目:职工园地 发布时间:2023-06-01
分享到:

如今,网络阅读成为人们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人类的阅读行为也随之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眼睛在网上快速、便捷地“暴走”,逐渐替代以往细嚼慢咽似的传统阅读。新媒介使昔日“纸面”凝聚的诸多艺术的神性,不断被“界面”的感觉颠覆和碾轧。

然而,我觉得“界面”代替了“纸面”的阅读,损失的可能是时间的纵深和历史的厚重。人在获得大面积爆炸性信息的同时,也会有某种难言的失重感。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阅读其实是一种有重量的精神运动。不同的年代,阅读在人的生活中也表现出不同的重量。

20世纪70年代初,我还是一个少年,偷偷读到一本书,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记得扉页的题记上是这样两句话:“真正的光明绝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淹没罢了;真正的英雄绝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这两句话使我深深感动,让我生出一种想要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的冲动。我初次领略到阅读的重量,给了我身心的沉稳和力气。

我的一位亲人,在同样的时代背景下,在从城市到乡村接受再教育的岁月里,劳动之余,倚靠在田野上的草垛通读了马克思的《资本论》和《列宁全集》。问他当时为什么读这些书,他只说是因为喜欢。

今天想来,类似上述的阅读实在是一种无功利心的自发性之举,因其自发性,所以也没有预设的阅读期待,那不期而至的阅读收获便格外宝贵和难忘。难忘的还有一种沉入心底的重量,这重量打击你,既甜蜜又酣畅。(来源于:《读者》,摘自《铁凝散文》)

主编寄语:在“拇指文化”盛行的今天,在消费欲望膨胀的当下,“看”似乎代替了“读”,几分钟“看”完一本书、“看”完一部电影……如何感受文字和语言所蕴藏的智慧、情感与思考?如何感受时间的纵深和历史的厚重?

 


少看微信多读书

在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要用阅读来对抗所谓的信息化与碎片化。少看微信多读书,绝大多数网络文章对你建立起分析和总结的框架没有帮助,反而会给你一种错觉,好像读了刷屏文章就很有知识似的。

1.三个不同概念数据、信息和知识

我们处于一个大数据时代,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但是数据和信息似乎并没有使人类变得更加有知识。有时我们得到的信息越多,无知程度反而越高。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我想先澄清几个概念:数据、信息和知识。

所谓数据(data)是来自世界的信号,是世界万物的原始的表达,这些数据越来越多地以二进制数字的形式产生和传播,经过电脑的识别与处理,还原为文字、语音、图像、视频,在我们的感官中留下关于这个世界的印象。

信息(information)是我们从数据中提取的有用元素,就像从金矿中提取的黄金一样。信息让我们有可能识别事物和事物的属性,例如这是一块黄金,黄金很重等等。

知识(knowledge)是有组织的和有逻辑关联的信息,是我们对于事物和事物之间的关系的理解,例如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是椭圆形的,水加热到100摄氏度就开始变成气体。

大数据时代到来,信息爆炸,并不意味着知识跟着数据和信息量一起自动地呈指数增长,人们的知识反而有可能更为贫乏了。一个原因是我们从数据中提炼信息的能力落后于数据的增加速度,这是为什么近些年人工智能大热。人工智能的一个主要作用就是从数据中提取对我们有用的信息:由数据量过大,人类大脑已经没有办法处理了,所以开发出了人工智能技术,利用这个技术从数据中提炼信息。

但是,从信息到知识的飞跃,唯有在人类的大脑中才能完成,这是人工智能无法替代的。从数据、信息到知识的转换,最后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这一步是对人类智力的挑战,也是人类运用和体现其智力的最佳场所。

大数据和信息爆炸时代,人们似乎并未比过去更有知识,原因在于两个转换上的能力不足。从数据中提炼信息的能力不足,我们可利用人工智能予以弥补,但是从信息到知识的分析和总结的能力、把信息转化为知识的能力只能靠人类自己,而人类的这个能力远远落后于科技的发展。于是便产生了看上去非常具有讽刺意味的一个现象:大数据时代信息爆炸,但是人可能变得比过去更加无知。

从信息到知识的转换,需要构建分析的方法和搭建一个系统的框架,缺少分析与综合的框架,信息永远是零散的和低价值的,这样的信息只能被称为“感知”,而不能上升到“认知”的高度。分析和综合的框架就是从感知到认知的一个关键。

2.为什么要读书?

我们为什么要读书?为什么要读纸质书?为什么要读经典著作,而不是把自己埋在碎片化的网络信息中?在信息化、数据化的时代,读书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获取信息,但更重要的是增长知识。知识是有组织、有结构、系统性的信息,有数据、有信息并不意味着有知识。通过读书建立自己的分析方法,搭建一个系统框架,以提高认知能力,只有这样才能逐渐深化对事物的理解,才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更好地解决人类所面临的一系列现实问题。

中国人无时无刻不在看手机,我们对手机的迷恋位居世界第一。公共汽车上、高铁上、大街小巷、餐厅茶馆,人们都在盯着手机,甚至边走路边看,骑着摩托看手机。在国外旅行时,你会发现外国人也刷屏,但不少人也在看书,他们对于手机的依赖远没有我们夸张。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这种现象持续下去意味着什么?如果我们继续将网络作为学习的主要工具,那么只能获得碎片化、无组织的信息。特别是当我们把碎片化的信息误认为是我们获得的知识,那就可能使我们变得越来越无知,甚至丧失认知能力。

随着技术的进步、信息量的增加,我们将迷失在繁杂混乱的信息丛林中。因为只有人的大脑才能对这些信息进行梳理和分析,并建立起这些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转化为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应对现实世界中的挑战。

3.读书就要读经典

读什么书?我认为读书就要读经典。判断一本书是不是经典,最好的标准就是看它能否经受住时间的考验。2000多年过去了,我们仍在读孔子、老子、柏拉图、康德……一代又一代的人从他们的书里汲取智慧,说明这些书是有价值的,如果没有价值,早就被人们遗弃了。读书就要读这些经得起时间考验,在历史长河中仍旧熠熠生辉的书。

当然,我们也可以读当代作者写的书,前提是你要识别哪些书是真正具有阅读价值的,哪些只是排行榜上的过眼烟云。

经典,不因时间的流逝而丧失价值,它永远可以给人们以启迪,给人们提供指引。那么什么样的著作可以称得上经典?以经济学书籍为例。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我读了很多次,我的读书分成泛读和精读,泛读囫囵吞枣,不求甚解,精读则是反复梳理,尽可能深入。每次读《国富论》,我都会发现新的视角,得到新的启发。我曾经在中欧课堂上推荐过的哈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都是经济学的经典。

政治学经典可以看看《孟子》,孟子对于政体、政府、统治者和人民的关系,有着非常好的论述,约翰·洛克的《政府二论》也是经典。法国学者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以及《论美国的民主》则奠定了现代政治学的基础。社会学则必须提及马克思和同样重要的马克斯·韦伯,当代有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迈克尔·曼。哲学经典可以读老子、柏拉图、康德、休谟等人的著作。

经过了数百上千年时间的洗涤,这些经典作家的思想,它们的价值在当代社会仍然得到人们的认可。

4.怎么读书?

怎么读书?泛读、精读相结合。泛读不求甚解,抓住主要脉络,厘清作者的思路及关键概念。

在精读阶段要力求深入,搞清楚关键概念及重大节点,特别是在读历史书的时候。举例而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从甲骨文开始算起的话,有3700多年,这3000多年的历史一般来说我都是泛读,但在关键节点上是深入精读的。哪些是关键节点呢?第一个是春秋战国,第二个是清末民初,即满清未年和民国初年。

读世界史关键节点在哪里?古希腊毫无疑问是一个,古希腊相当于中国的春秋时期,国际上的学者把这段时间叫作世界史上的轴心时代,各个文明的主要思想都发源于这个时代。世界史的下一个节点是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再后面越过千年中世纪就要精读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了。

人的生命有限,要想弄清楚几千年的历史是不现实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在阅读历史时把握住关键节点,尽可能透彻理解,梳理出历史的脉络,并在阅读和思考的过程中,建立起自己对于历史的分析和归纳框架,从而形成自己的历史观和世界观。(摘自公众号“中欧国际工商学院”)